当前位置:斋书苑>穿越小说>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255章 辽东局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5章 辽东局势(1 / 2)

随着一众土司首领的离去,成都府再度回归往日的平静。

前来宣读圣旨的方孝忠也向江宁辞行。

江宁简单对方孝忠叮嘱几句后,便命人将奢崇明及其亲信统统装入囚车,交由方孝忠押解回京。

就连那四只大熊猫,江宁也起打包让方孝忠带走。

随后,方孝忠率领着囚车队伍,在锦衣卫的护卫下踏上返回京城的路途。

与此同时,江宁开始调兵遣将。

他任命秦良玉为统帅,曹文诏、赵率教为先锋,统兵五万前往贵阳围剿安邦彦。

同时,江宁下达了“围而不剿”的军令。

秦良玉心里明白,江宁这是打算借安邦彦之手,将贵州境内有反意的土司全部聚集起来,顺便清理贵州境内鱼肉百姓的官绅。

领命之后,秦良玉便带领曹文诏、赵率教等人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贵州进发。

江宁身为四省总督,却并没有随大军前往贵州。

倒不是他不想去,而是如今朝廷局势犹如山雨欲来,为保万无一失,江宁目前只能坐镇成都。

一旦朝廷真的突发大事,他便能尽快返回京城,以防不测。

至于老魏和朱由检,江宁安排他们跟随大军一同前往贵州,暗中彻查整个贵州官场,搜集贪官污吏的罪证。

就在同一时期,大明京城内,天启二年的文武科举落下帷幕,转眼间到了放榜之日。

在孙如游和孙慎行的授意下,一众东林学子齐聚贡院门口,就等着放榜。

他们心里打着如意算盘,一旦榜单上没有东林学子的名字,便趁机闹事,指责朝廷科举不公。

毕竟,当下大明朝堂之上,从皇帝到内阁、八部,再到五军都督府,都排斥东林出身的官员和学子,这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

然而,放榜之后,一众原本准备闹事的东林学子彻底傻眼了。

只见榜单之上,东林学子居然全部上榜,足足有好几百人。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众人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最后无奈之下,只好各自散去。

此时,在孙慎行府上,一众东林党官员齐聚一堂,听着手下人的汇报。

孙慎行和孙如游二人满脸的不敢置信,实在没想到孙承宗、温体仁、官应震三人竟将东林学子尽数录取。

片刻之后,孙慎行抚着胡须,笑着说道:“看来皇上这是打算服软了,知道咱们东林士子不可欺。”

孙如游则面露沉思之色,不过也没再多说什么。

这时,刚从御书房出来的温体仁和官应震二人朝着午门之外走去。

温体仁一脸凝重地开口说道:“官老大人,咱们此次将这些东林学子尽数录取,是不是过于冒险了?

一旦这些人入朝为官,东林党势力势必大涨,要是他们再次把持朝政,该如何是好?”

官应震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温大人不必如此担忧。

孙阁老先前向老夫透露过,这些东林学子有大用。

虽说要给他们安排官职,但京城之中官职众多,不一定要让他们都在朝堂之上任职。”

听到这话,温体仁微微一愣,随即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猛然一惊,开口说道:“该不会是给江大人和魏公公准备的吧?”

官应震听到温体仁的话,点了点头,说道:“不错。

毕竟江大人爱惜人才,魏公公更是对待读书人礼遇有加。”

听到官应震的话,温体仁心中暗自感叹,姜还是老的辣,自己在孙承宗和官应震这两位老前辈面前,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同时,他心里也清楚,江大人与东林党人势同水火,可以说是生死仇敌。

一旦这些东林学子被安排到京营之中,等待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至于东厂的魏公公……想到这里,温体仁只感觉浑身打了个冷颤。

………

与此同时,英国公张维贤接到圣旨,会同大同总兵杨兆基、宣府总兵黑云龙领兵六万出关,收复河套地区。

张维贤虽是当朝国功勋贵之后,然而却并无统兵经验,于是他干脆彻底放权,将行军打仗之事全权交给杨兆基和黑云龙,自己负责后勤。

杨兆基和黑云龙二人经过商议,决定对河套地区的敌军发动突袭。

这一行动让原本正关注着林丹汗与努尔哈赤大战的卜失兔大惊失色。

他赶忙调集部落兵马,企图抵御明朝大军。

但由于明军行动太过突然,且此次明朝官兵装备了大量火器和火炮,卜失兔仓促集结起来的五万兵马,一时间竟难以抵挡明军的攻势。

双方在河套地区陷入了胶着状态。

正在与努尔哈赤酣战的林丹汗听闻此消息,同样大惊失色。

他万万没想到,在这紧要关头,明朝竟会在背后给自己来这么一招,这让他又惊又怒,却又无可奈何。

卜失兔虽对他阳奉阴违,但名义上终归还是他的部属。

于是,林丹汗便打算分兵援助卜失兔。

然而,却被他手下一众将领劝住了。

如今与辽东努尔哈赤的大战正处于关键时刻,他们认为不妨就让卜失兔与明朝官兵两败俱伤。

等击败了辽东的努尔哈赤,再腾出手来,彻底将河套地区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林丹汗沉思之后,觉得此言有理,最终同意了这一建议。

毕竟,林丹汗一直立志统一蒙古各部,奈何蒙古各部长期各自为政,许多部落对他只是名义上的归附,其中尤以右翼蒙古诸部与卜失兔部表现得最为明显。

当下,他决定速战速决击败努尔哈赤,再回过头来处理内部矛盾。

但事与愿违,由于林丹汗战略上的失误,导致前线溃败如山倒。

五万大军被努尔哈赤打得落花流水,一路丢盔弃甲。

努尔哈赤更是趁机吞并了科尔沁部、敖汉部、奈曼部等诸多部落,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让林丹汗勃然大怒。

毕竟,此时的林丹汗号称拥兵四十万,虽说这数字有些水分,但二十万兵马还是有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