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其他小说>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熟地黄之青牛踏雪衔春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熟地黄之青牛踏雪衔春信(2 / 2)

“呀!花瓣船跑了!”怀灵伸手去捞,指尖刚触及水面,忽见溪底沉着块青铜镜,镜面映出她的倒影,却又渐渐模糊,化作无数根须在泥土中蔓延。她惊呼一声,撤回手,却见掌心多了道淡金色的纹路,形如地黄根茎,正隐隐发烫。

“莫怕,这是灵根与你心神相通呢。”土地公蹲下身,用拐杖在泥土上画出太极图,“你且看这怀庆府的土,色如丹砂,质若琼脂,最是养气。当年神农氏尝百草,曾在此处埋下玉简,故而地脉灵秀异常。你这灵根便该扎在此处,吸太行之精华,采日月之华英。”

怀灵似懂非懂,伸手抚摸地面,只觉泥土细腻如脂,竟有缕缕暖意顺着指尖爬进心口。她忽然咯咯笑起来,原地转了个圈,藕荷色裙摆扫过之处,泥土中竟冒出点点嫩芽,初时如针,转瞬便长成尺许高的茎秆,顶端结着花苞,外层裹着紫红色的萼片,内里隐约可见鹅黄色的花瓣。

“快看呀老爷爷!”她拍着手跳起来,那些花苞竟同时绽开,每朵花中都坐着个拇指大的光人,双手合十,状若打坐。土地公惊得连拐杖都掉了,忽闻空中传来细碎的梵音,那些光人竟化作点点金光,飞入怀灵眉心,她登时觉得脑海中涌入无数画面:洪荒时代的火山喷发,冰川世纪的雪覆群山,商周时的战鼓轰鸣,秦汉时的药炉袅袅……

三、雪泥留鸿爪 天机隐玉壶

暮色四合时,怀灵已在土地公搭建的草庐里睡着了,发间的地黄花瓣始终未曾凋谢,反而愈发明亮,如同一盏小灯笼悬在鬓边。土地公坐在门槛上,望着满天星斗,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只见个身着青衫的书生,负手立在月光中,腰间悬着个葫芦,葫芦藤上缠着干枯的地黄茎。

“先生是……”土地公刚要起身,书生已抬手止住,目光落在草庐内的怀灵身上,眼中泛起柔光。

“在下韩湘子,奉老君法旨,来送件物事。”他解下腰间葫芦,轻轻一晃,竟有清泉叮咚流出,在掌心聚成水晶瓶,“此乃天露潭的无根水,混着蓬莱仙岛的灵芝露,每月十五子时喂她三滴,可保灵根不腐。”

土地公接过瓶子,忽觉瓶身刻着细密的符文,正是《黄庭经》中的养气咒。再抬头时,韩湘子已走到溪边,指尖轻点水面,竟映出千里之外的景象:洛阳城内,达官贵人捧着金箔包裹的药丸互相寒暄;长安街头,游方郎中摇着铜铃叫卖“怀地黄”;更远处的海外岛国,有人正对着中原方向焚香礼拜,案头摆着晒干的地黄根茎。

“世人只道地黄是补益之药,却不知这灵根若被贪欲所染,反会化为剧毒。”韩湘子转身时,袖口拂过岸边地黄,那些花朵竟结出豆大的果实,“三千年后,怀灵需历‘人间七苦劫’,方能修成正果。土地公,你需记住——”他忽然从怀中取出片玉简,玉简上刻着二十四节气的符号,“每逢节气交替,灵根便会现形,届时需以‘五气朝元阵’护持,切不可让凡人触碰。”

话音未落,草庐内忽然传来怀灵的梦呓,她翻了个身,掌心的金色纹路在月光下忽明忽暗,竟似有无数根须在皮肤下蠕动。韩湘子轻叹一声,抬手洒出把银沙,化作漫天流萤绕着草庐飞舞,每只流萤尾部都拖着地黄花瓣的虚影。

“她此刻尚不知自己身世,待得立夏时分,自会觉醒三分灵识。”韩湘子望向太行山脉,只见主峰之巅有紫霞蒸腾,“老君爷已在云台观设下望气台,待得小满,便有药仙下界,传授她辨识百草之术。你且看好这方水土,莫让浊气侵了灵脉。”

土地公郑重其事地点头,忽觉手中的水晶瓶发烫,低头一看,瓶中无根水竟泛起涟漪,映出怀灵的梦境:她正赤足走在金色的麦田里,每一步都开出地黄花朵,远处有座琉璃铸就的药阁,阁门匾额上写着“百草仙宫”四个篆字,门前站着位身着霞帔的仙子,正含笑向她招手。

夜色渐深,怀灵在梦中露出微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草席,竟在席面上刻出细细的纹路,形如地黄根茎,又似婴儿蜷曲的身形。土地公轻轻盖上草帘,听见远处传来第一声春雷,惊起几只宿鸟,却见东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正是立春时节,万物萌动的时刻。

草庐外,地黄花海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每片花瓣上都凝结着露珠,恍若无数颗晶莹的泪珠,为这新生的灵根欢喜,亦为她即将踏上的漫长旅途而叹息。土地公摸了摸怀中的玉简,忽然想起老君的偈语,喃喃自语道:“赤壤埋珠玉,金茎吐紫霞……但愿这孩子能守住本心,不被红尘染尽,方能成就这‘四大怀药’之首的传奇啊。”

东方既白,怀灵在晨光中舒展双臂,第一缕春风拂过她的发梢,将一朵地黄花瓣送上云霄。远处,青牛的蹄印还未被晨露冲淡,如同一串神秘的符号,刻在太行山脉的褶皱里,等待着下一个节气的故事,等待着灵根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将千年的积淀,化作济世的良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