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青禾镇的老槐树在立春前一夜突然抽出新芽,鹅黄的叶苞如星星缀满枝头,却在黎明前的寒风中瑟瑟发抖。陈阿公摸着树皮上的新纹,如同抚摸苍龙的鳞片,星象图上的角宿位置泛着青光,却有一道冰纹如锁链般缠绕——那是冬季残留的寒精在作祟。
“丑时三刻,东方会现‘青龙摆尾’之兆。”老人将新制的春幡插在门框上,幡面的青牛图案被晨露洇湿,“小满,你去取‘迎春杖’,需用头年冬至埋下的柳枝;大暑,准备三升‘咬春酒’,要用去年白露的露水和今晨的桃蕊浸泡。”
少女踩着残雪往桃林走,鞋底的铁钉在冰面上划出火星,惊飞了枝桠间的寒雀。桃林深处的老桃树下,埋着她去年冬至埋下的柳枝,树皮上缠着的红绳已经被地气染成了青色。当她拔出柳枝时,根部竟带着一小团冻土,里面蜷缩着一只冰晶凝成的蝴蝶,正是冬神的使者“霜魄”。
“小心!”大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青年手持镇浊薄荷鞭,鞭梢系着的立春红绫在风中猎猎作响,“冬寒未褪,霜魄会吸走春气!”
话音未落,冰晶蝴蝶突然振翅,化作万千冰针射来。小满连忙挥动迎春杖,柳枝上的新芽竟绽开金色花苞,每一朵都发出细微的“噗通”声,如同一粒粒春种落入春泥。冰针触到花苞瞬间化作水滴,滋养了脚下的土地,冒出星星点点的绿芽。
两人回到村里时,陈阿公已在晒谷场中央用黄土塑好了“春牛”,牛背上坐着个红衣童子,手中握着写有“五谷丰登”的彩幡。老人将咬春酒泼在牛蹄旁,酒香混着泥土的气息升起,竟在牛眼位置凝出两颗露珠,映着东方渐白的天空。
“时辰到了!”陈阿公大喊一声,递给小满一根彩鞭,“鞭打春牛三下,唤醒青帝!”
少女扬起鞭子,却在落下的瞬间犹豫——那春牛的眼睛里,竟映出她去年寒冬在雪地里救起的冻雀。就在此时,远处的山峦间突然传来龙吟,苍龙七宿的角宿冲破冰纹锁链,一道青光落在春牛身上,泥塑瞬间活了过来,化作真牛大小的青牛,牛背上的童子也变成了身着青袍的神灵,手持木杖,脚踏祥云。
“吾乃句芒,春神青帝使者。”神灵开口,声音如嫩竹拔节,“今冬寒精勾结玄冥余孽,在天河筑巢,阻断春气流转。需在雨水前,取龙涎井水调和‘七香茶’,浇灌天河入口的‘扶桑根’,方能让春气重回人间。”
小满这才注意到,青牛的四蹄下有冰裂纹蔓延,所到之处,刚发芽的草苗重新冻结。陈阿公翻开星象图,只见图上的“天根星”黯淡无光,旁边注着“春气滞,龙涎竭”——那是主掌东方水源的星官。
“龙涎井在东海之滨的扶桑树下,”句芒挥动木杖,青牛身后浮现出通往东海的云雾小径,“但需小心‘冰蚕’,它们以春气为食,会吐出万年玄冰封锁井口。”
大暑将镇浊薄荷鞭缠在腰间,又往竹篓里装了陈阿公特制的“驱寒姜茶”:“我们这就出发,阿公留守镇上,组织村民准备‘七香茶’的药材——迎春蕊、桃花瓣、柳枝芽、麦苗尖、蕨菜须、竹笋衣、李花萼。”
东海之滨的扶桑树下,龙涎井被百丈玄冰覆盖,冰层中隐约可见游动的银色丝线,正是冰蚕吐的丝。小满举起迎春杖,杖头的金色花苞突然绽放,洒下一片金光,竟将冰层晒出缕缕青烟。大暑趁机甩出薄荷鞭,鞭梢卷住井沿的冰棱,用力一拉,裂开一道尺许宽的缝隙。
“小心!冰蚕来了!”小满惊呼。只见冰缝中钻出无数白色小虫,周身覆盖着冰晶,所到之处,地面结出蛛网状的冰纹。她连忙掏出咬春酒,洒在虫群中,酒香化作粉色烟雾,冰蚕触到烟雾瞬间化作露珠,落在扶桑树根上,竟开出一朵朵小红花。
龙涎井水终于露出真容,水面上漂浮着七片巨大的荷叶,每片荷叶中央都凝着一颗露珠,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正是七曜的光芒。大暑用葫芦小心翼翼地收集露珠,忽然听见井中传来龙吟,水面映出苍龙的倒影,龙目微睁,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