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皇帝要么为国,要么为家,像明朝这样,建文帝,正统帝,崇祯帝这种就是纯傻逼的很少。
清朝那是无力回天,确实不行,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闭关锁国,从乾隆的角度来看,如果当时放开,以满人的势力,大清的统治很有可能就被终结。
闭关锁国,是正确的选择,从一开始,清朝代表的是满人的利益,而不是汉人的利益,这是关键。
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老朱要进行闭关锁国,这个朱橚是绝对不会再允许的。
“五弟,你说的也是,我也感觉到,处理政事的艰难,每天需要耗费太多的心力处置这些朝廷上的事。所以,五弟啊,你也需要参与一些朝事的处置。”
朱标揉了揉额头,说道,图穷匕见,朱标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大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制度,而不是抓我来做苦力啊!大哥,一个丞相是丞相,十几个丞相就不是丞相了,分权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其次,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官员多了去了,对于高级官员,只要定期更换,自然不怕他们结党营私。”
朱橚苦笑道,明朝最起码有一半的原因是亡在结党营私之上,但是这种事情很难避免,抱团取暖是必然的。
只是,结党营私要有一个度,你不能让东风压倒西风,也不能让西风压倒东风。
有清一朝,君权达到了顶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清朝把那些士族,外戚,权臣都打趴下了,自同治帝以前,清朝的皇帝都牢牢把握住了君权。
皇帝,从来不是和某一个人争权夺利,而是和一个个利益集团争权夺利,君权到了乡上,乃至县上就已经没了作用。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和朱橚关系不大,老朱和朱标都是争权夺利的好手,只要藩王手里握着权力,不论是士族还是武将,都不可能真正夺走老朱家的实权。
“父皇并不相信这些官员,父皇对贪腐行为深恶痛绝,处罚也很严厉,但是却很难抓到这些贪官,好不容易弄了一个锦衣卫,现在还搞成这个样子!”
朱标把问题的关键说了出来,老朱废除丞相制,是为了加强君权,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他对这些官员的极不信任,所以老朱总是更换六部官员和地方官员,六部尚书的平均任期甚至不到一年。
“五弟,事已至此,锦衣卫上上下下都让毛骧搞得乌烟瘴气,毛骧死不足惜,但是锦衣卫不能再这样下去,所以我想让你接手锦衣卫,你有白玉京的经验,搞情报,你是有一手的,我看你教坊司弄得有声有色!”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