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家来说,红薯,土豆两种作物在大明更是神种一般的存在。
但是,这两种作物似乎不太够,意义巨大,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对于农家来说,一个是粮种,一个就是农具,最后一个就是化肥。
农具不必提,明初各种农具就已经很长远的进步了,各种铁质农具取代了木质农具,各种制式的农具也已经成型,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各种助力耕作的器械也已经出现,水车牛车都已经发展的很好,耕种方式中的土地轮作,间作也都出现。
因此,留给朱橚发挥的空间不大。
朱橚想要震慑住农家的人唯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肥料,尤其是化肥。无机化肥朱橚是不想了,这涉及到酸碱,涉及到化学,暂时无法实现,同时无机肥料耗费的特别高,污染大。
所以,朱橚要改进有机化肥,有机化肥的主要方法就是堆肥,堆肥早已经出现,差不多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华夏最早的记载是北魏《齐民要术》对堆肥的记载,后续也有大量的记载。
古代的堆肥法相对简单,温度不高,无法有效杀灭肥料里面的病菌,虫卵。所以这一次,朱橚要改良堆肥法。
之前,朱橚就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准备,现代的堆肥法起源于英国农学家霍华德发明的班加罗堆肥法,后来不断发展,朱橚只需要照着这种堆肥法做即可。
这种堆肥法相对简单,将落叶,生活垃圾,动物和人类的粪便等固体有机物堆积成约1.5米高的堆体,在六个月内两次进行翻堆即可得到相关腐殖质有机化肥,这种方法同样简单,且效率更高。
至于农药,朱橚还不敢在大明使用,也没有必要,撒农药是会破坏生态平衡,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同时最后会反作用在人的身上。
五日后,朱橚在东宫又和蒋瓛和五个百户见了一面。在会议上,朱橚把锦衣卫裁撤后成立的新组织命名为大明安全司,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没有什么危险,不像锦衣卫,一听就是一个卫队,有点暴力手段。
同时,国家安全这是范围很广的概念,不仅仅是贪污腐败会影响到国家安全,你说一句大明的不好,也属于影响国家安全,朝廷大事岂能容你私自评价?
你偷税漏税,那就更是危害大明国家安全了,没有钱怎么维护国家安全?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不管文武百官,普通百姓做什么,都可以和国家安全形成联系,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口袋”部门,有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但是,朱橚并不打算什么都管,只会监管商人和文武百官,尤其是偷税漏税,消防不合格,卫生不合格,违法开采矿业等情况,更是打击的重点目标,一切向钱执法,毕竟,老朱不多给钱,只能自谋出路了。
至于普通百姓,谁管你说什么?普通百姓说的再多也没有用。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