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穿越小说>带着医院回大明> 第177章 参观器械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章 参观器械司(2 / 2)

“老二,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就这么急着要分家?父皇还能亏了你们吗?看看老五,老五现在还在大明器械司里面工作,他连续奋战了五天,就为了给我们大明留下更多的东西。”

“老五已经和父皇,孤都商量好了,到时候你们一人可以带走五十个工匠加上十个大明皇家大学工学院的学生,到海外建立起自己的器械司和工学院。”

这个时候,太子标哥直接站了出来,说道,只不过他没有为朱樉说话,还是为朱橚说话,当然,太子标哥把朱樉和老朱约定的内容说了出来,这个事情也就真正的盖棺定论了,谁也不能再多说什么。

当朱橚在器械司说出那些话,当朱橚给朱樉说出那些话时,朱橚就已经想到过老朱和太子标哥会听到,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朱橚就是要让老朱和太子听到,表明自己的态度。

现在,在大明,器械司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很多奖励朱橚已经给不了,需要老朱和太子标哥来给,这次嘉赏众人,朱橚就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朱橚要来一个急流勇退。

老朱和太子标哥对朱橚是有感情的,朱雄英也许对自己这个亲叔叔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后面继任的帝王呢?

所以,朱橚要提前把权力交出去,人,最忌讳的就是把握不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站不稳自己的定位,这是最要命的。

在后世蓝星,这种不知进退的人很容易就被放进冷板凳上,而在历朝历代,这种不知进退的人就非常容易噶掉,尤其是那些高官,官位越高的人,越容易迷失自己,最终被噶掉。

像明朝的胡惟庸,蓝玉,永嘉侯朱亮祖都是这样的人,前面两个被族灭,是明初四大案之二,永嘉侯朱亮祖更是被老朱下令用鞭子活活打死。

在清朝,张廷玉官至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处大臣,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也是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被誉为中国最会当官的大臣。

然而其晚年,却因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在该离开时没有离开,在谢恩时谢恩,被乾隆帝夺掉了伯爵的爵位,落得一个晚景凄凉,若不是有雍正帝的遗命,结局只会更惨。

所以,朱橚觉得,现在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朱橚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教导器械司和大明皇家大学的东西了,朱橚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开始把权力交上去。

但是,朱橚现在手里还握着大明皇家大学其他学院,和工学院,大明器械司不一样,其他学院不具备“造反”的能力,不具备攻击力。

所以,这些学院可以和大明教坊司,电信部一样,朱橚暂时还会代管。

“太子,老四和老六已经到了哪里?”

老朱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反而问起了另外两个儿子的事情。

“父皇,四弟和七弟已经到凤阳了,明天晚上在祖陵祭拜过后就会回来。”

太子标哥说道,燕王朱棣的封地在北平,齐王朱榑的封地在山东省青州,朱老四和朱榑都要途径凤阳皇陵,肯定不可能过而不拜。

“让他们今天晚上祭拜完祖陵后坐咱的专列连夜回来,明天一早我们一起去大明器械司和大明皇家造船厂看看。”

老朱点了点头,说道。虽然老朱的专列名义上是老朱专享,但是老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心里,专列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浪费了,他其实坐不了几次。

太子标哥应是,回去后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凤阳老家,要求燕王朱棣和齐王朱榑连夜回来,并安排了老朱的专列去接他们。

等闲的蒸汽火车还真不一定能把他们和他们的家眷,侍卫一起带回来。

“老五,今天晚上老四和老七就回来了,明天一早我们去器械司和大明皇家造船厂去看看,用你的话说,就是去参观,明天就看你的表演了。”

做完这一切,太子标哥还给朱橚打了电话。

“参观不是问题,大哥,诸位兄弟谁愿意去倭国坐镇?是否和父皇通了气?”

朱橚哈哈一笑,说道。

“这个暂时还没有提,明天你一块提吧!”

太子标哥说道。

第二天一早,老朱带着大明的藩王和三品以上的文武群臣一起来到大明器械司参观。

不管是大明的藩王,还是三品以上的文武群臣都对器械司颇为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大明器械司早已经是如雷贯耳的存在,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来到器械司里参观。

老朱和朱橚都不担心泄密的问题,这些东西哪怕给他们讲解,他们也不懂,这不是简单的看几眼就能破解其中的技术的。

而且,像大明宝钞,各种火器等产品,只是会给他们展示效果,不会让他们进生产车间。

这一次,朱橚也是做了十足的准备,给这些人看东西还是很容易的,他们也没有见过什么好东西。

第二天一早,朱橚就带着大明器械司的人一起来到演武场迎接诸王和文武群臣,其他地方也施展不开来,演武场上足够大明器械司研制的这些武器折腾了。

清早,大明器械司演武场上响起了大半个时辰的火炮声,各种武器轮番上阵,各式的火枪,火炮,青铜炮,实心弹,开花弹开始轮番上场,还有近距离使用的手雷,地雷等武器。

朱橚还让人展示了近距离使用的小钢炮,朱橚一直让人在研究火炮的底火,不过一直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只能用火药来发射,效果还是不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