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穿越小说>带着医院回大明> 第183章 征讨倭国的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3章 征讨倭国的准备(2 / 2)

朱榑开心的说道,他就是喜欢打仗,对正志的事情,朱榑完全不敢兴趣,也没有正志头脑。

在靖难之役时,朱榑支持了燕王朱棣,但是在胜利之后,朱榑就得意忘形,觉得朱棣给的奖励太少了,觉得朱棣不公!

朱榑也日益骄纵,居然敢养一些刺客和江湖方术之士,还用自己的护卫队把守青州城。李拱、曾名深等人要告发朱榑,最后也被朱榑给灭口了。

所以,这也是朱橚选择朱榑去倭国岛根县镇守的原因。朱榑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有的,就是和高建行一样,需要好好锻炼一下。

与朱橚对比,朱榑就非常不识相了,朱橚和永乐大帝朱棣两个人是亲兄弟,但是朱橚还是主动奉还“三护卫”,得到了永乐大帝朱棣的嘉奖。

而永乐三年,朱榑则被永乐大帝朱棣召回思罪改过。次年朱榑回朝,被永乐帝留在京中,被削去官属护卫。

尽管到了如此的境地,朱榑仍然不思悔改,经常有一些怨言,直接被废为庶人,最后在宣德三年被告发造反,暴死。

纵观朱榑的一生,没有正志头脑,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地位和境地,是他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本原因。

这一世,朱榑自然不会再落得前世的下场,但是如果朱榑不能改变自己,他最终也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

“七弟,仗肯定是有你打的,但是你的首要任务是挖银矿,把倭国的白银都给运回来,从倭国运回奴隶,你要保证岛根县的安全,维护大明皇家商会在倭国的贸易往来。”

“这些事情,不打仗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也不能全靠打仗,现在倭国的形势就是这样的,遇到事情你一定要再三思虑,大事一定要及时和父皇,大哥沟通。”

“以后,我们大明皇家商会也会在倭国岛根县设置无线电报机,千万不要擅自做主。当然,七弟,你放手去做,就算把倭国打烂了也无所谓,在倭国,就算日子过得糜烂了一些,也不会有人管你。”

朱橚叮嘱道,倭国岛根县虽说是大明皇家商会的事情,但是哪里能任性妄为,老朱还活着呢,由不得他们自作主张。

朱橚把倭国的详细情况和自己在倭国的布局说了出来,倭国南北朝之间彼此战争,是否要参与其中,要参与到哪种程度,这些都要靠朱榑向老朱进行汇报。

“五哥,我明白了,倭国这个小国拥有这种大银矿,也算是暴殄天物,我会牢记自己的任务。”

朱榑说道,朱橚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有了这一番表态也就够了。

朱橚的第一目标是倭国,第二目标是中东,第三目标就是安南诸国,安南诸国只能算是一个目标。

在大明皇家海军绝对武力的威慑下,安南诸国只有投降,成为大明的殖民地这一条路。

安南诸国有非常丰富的粮食资源,而倭国离大明比较近,又有特殊的关系,中东则是有石油。

下一步朱橚就要让大明进入内燃机时代,以后石油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两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诸王顺利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大明器械司的工匠,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一些东西。

这一次回封地,诸王还带回了朝廷派遣的官员,不只是一些技术官员,还有治理封地的官员。

这次老朱把诸王叫回来,就是要在诸王的封地上设置成体系的通信系统和规划火车轨道,要保证大明朝廷对这些封地的管理。

以前,诸王对封地是有管理的权限的,虽然现在也有,但是这种管理的权限越来越小,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这次回来,对于朱樉这些藩王来说,也算是有得有失。在不久的未来,诸王将只享有封地的部分赋税,只享受百姓交上来的赋税,而商贾交上来的税则和他们无关。

这才是老朱把这些藩王叫回来的肉戏,想要夺走这些藩王在封地的权力,必然是要进行面对面沟通的,这也是在为诸王到海外建国做个铺垫。

毕竟,他们这些藩王走了之后也没有办法再管理这些封地,留下了权力的真空,这就是一种交易。

除了诸王的事情,老朱也在朝廷上宣布了太子标哥即将跟着大明皇家海军舰队一起去倭国岛根县的事情。

这次去倭国岛根县,除了招募一批随军的商人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选拔一大批合适的儒生,到倭国宣传儒家的思想。

儒家思想的传播不能是零星几点,必须要在整个倭国社会面上开设儒家的课。

这一批肯定不可能带齐足够的儒生,这儒生的数量将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没有几千儒生,基本上不可能做到。

朱橚和太子标哥最终的目标是要把儒家课堂设置到倭国的乡镇一级的“町”,让倭国的百姓都知道大明对倭国的恩情。

这种课堂不是为了教人识字,而是相当于说书先生一样,让他们在重构的儒家思想体系中传播忠于大明的思想。

论教人向善,忠于大明,改造倭国人的思想,儒家的水平也算是极高的,虽说比不上宗教,但是也足够用了,朱橚要的是灭绝倭国自己的文化。

等占领了倭国之后,朱橚和太子标哥也将全面推开汉语的教学工作,烧毁倭国的史书,强迫他们上流社会人员,说汉话,写汉字。而底层的倭国人只能说汉话,不能写汉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