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皇家器械司电器分部视察工作时,朱橚这样说道,在朱橚的心里,自己的这个目标还是比较低的,也是比较现实的。
如果大明皇家器械司电器分部能够在二十年内让大明每个村子都在村口挂上一个喇叭,用上一台收音机,那就算是非常圆满的完成任务了。
甚至在朱橚看来,要是能让大明每村能有两三个手电筒,那就已经算是电气化了,非常不容易了。
要是能让大明的每户家庭都用上煤油灯,大明皇家器械司也就值得了,因为这远远不只是煤油灯的问题,更能说明大明综合国力的提升,这一点更为重要。
“王爷,我们的收音机产量实在是太低了,而且质量也有不小的问题,使用寿命很短,长一点也就两年的时间,短的话一年就无法使用了,还得不断的维修。”
大明皇家器械司电器分部的负责人于德有些为难的说道,实在不是他不想尽心尽力,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能力就是不行,现在的大明工业就是被约束在材料上面。
于德的内心是很着急的,原本的大明皇家器械司分成三个分部之后,四大组的组长里只有他执掌一部的研究工作,其他三个组长都只能担任副手的职务,这是朱橚给他的知遇之恩。
但是他再着急也没有用,材料生产不出来,理论也模棱两可,想改进产品哪有那么容易,只能慢慢的尝试,多积累经验。
其实大明皇家器械司就是被朱橚强行拔高到这个位置,根本没有底蕴。
朱橚倒是不着急,他给大明皇家器械司划定了二十年这个极长的时间限制。二十年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按照原来的时空轨迹,二十年之后,老朱早就嘎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大明皇家器械司走的已经太快了,容易扯着蛋。
“对于飞机来说,发动机的性能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要抓紧对发动机的研究。”
在大明皇家器械司飞机分部的调研里,朱橚反复强调道。
两个月以来,朱橚一直奔波在大明皇家器械司的三个分部,但是只是在调研,后世蓝星上的那种官场上的套话,却不做具体技术方面的指导。
对于朱橚来说,他已经失去了对大明皇家器械司的控制权,三个分部里只有一个电器分部的负责人是由他任命的。
而飞行器分部的负责人王东清居然是老朱直接任命的,原本朱橚想让王东清慢慢退休,最后回家养老的。
但是老朱把王东清的大明皇家大学工学院院长的职务免了,却让他接任大明皇家器械司飞机分部的负责人。
要知道,这大明皇家器械司和大明皇家安全司一样,都是许进不许出,之前王东清只是作为大明皇家器械司的顾问,还能自由的往来大明皇家器械司和大明皇家大学工学院,只是会受到严密的监视。
但是,现在王东清已经被任命为大明皇家器械司飞行器分部的负责人,其权限大幅提高,但是监视力度也更大了,无法自由的出入大明皇家器械司飞行器分部。
如果不是因为朱橚是大明的亲王,作为王东清孙女婿的朱橚也会受到严密的监视,这就是大明皇家器械司的监视力度,一家三代基本上都跑不掉。
但是,朱橚是大明亲王,自然不可能因为这些而监视朱橚,实际上只监视了王东清一个人。
“老五,你现在立刻进宫。”
时间眨眼而过,又是两个月过去,日子来到了初夏时节,朱橚正躺在王府里逗弄儿女时,收到了来自皇宫老朱的电话。
老朱也没有说有什么事情,朱橚皱着眉头,这种事情倒是挺常见的,现在大明皇家器械司电器分部已经生产出来电话。
整个金陵城重要的官员家里都已经配上了电话,老朱可以在奉天殿内,随时一个电话打到金陵城内的官员家里,让他们直接进宫,或者是询问事情。
在金陵城这小半年,朱橚也经常收到老朱和太子标哥的电话,有时候还会接到马皇后的电话,让朱橚带着家里的儿女和王妃冯氏进皇宫,陪着马皇后聊天和看戏。
朱橚没有多想,吩咐自己的贴身太监徐顺去备车,原本的蒸汽机车变成了现在的内燃机组成的小汽车,这种小汽车的速度要稍微快一点,形态已经有了后世蓝星的那种老爷车的样子。
现如今的金陵城已经扩建了三倍,城里的路都变成了水泥路,工部已经按照朱橚的建议,重新修建了金陵城的城市建设。
这小汽车比蒸汽机车看起来排面要强很多,蒸汽机车还得先把水烧开,需要人在一旁加煤,而小汽车就不需要这么麻烦。
对于现在的大明,别说是小汽车了,就算是蒸汽机车能拥有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因为橡胶有限,现在的橡胶都是靠蒸汽战船到南美洲去取,即使现在速度快了很多,来回一趟也得小一年。
如果不用橡胶做轮胎,即使有很多减震的垫子,但是那个颠簸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所以,基本上小汽车只有老朱,太子标哥,马皇后和朱橚这些亲王才有,而蒸汽机车也只有六部尚书和国公才有。
朱橚坐上小汽车,看着窗户外的场景,现在的金陵城面积虽然已经扩建了三倍,但是还是显得非常拥挤,现在的金陵城实在是太繁华了,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的中心。
之前,太子标哥就已经和老朱建议过,要把金陵城的城墙直接给拆了,因为现在的城墙非常限制金陵城的发展。
太子标哥说什么要有帝王之气要有气度,反正按照大明军队现在的战斗力,还有什么人能打到金陵城?
听到太子标哥的话,朱橚在心里笑了,这话说的太早了,这玩意就是一语成谶啊!历史上还是有不少人达到大明的国都的,即使是未来,朱橚也不觉得大明的国都就是固若金汤。
没有什么城是不会陷落的,也没有什么国家是不会灭亡的,不过是早早晚晚的事情罢了。即使大明再有钱,未来大明要是遇到败家子皇帝,再厚的家底也吃不住败。
对于拆城墙的事情,朱橚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作为国都,金陵城的地理位置算不上太好,位置非常不便,而且还非常容易受到敌方的攻击,敌方完全可以顺流而下直接进攻金陵城。
不仅仅是永乐帝朱棣要迁都北平城,就连老朱也几次动过迁都的念头,只是最后因为各种因缘际会没有成行。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