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评委看到这里时,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惊之色。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林昊竟然能将故事讲述得如此平静而又引人入胜。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对于每一个角色的刻画竟是如此细腻、生动且精彩纷呈。
原来西游记是这样吗?
原来,早在故事伊始,林昊便设计好了所有人物的原型,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那位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和尚玄奘。
要知道,这位高僧在唐朝时期可是与另一位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鉴真相齐名的两大圣僧之一啊!
而且,玄奘法师西行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奇闻异事,不仅为当时的大唐带回了海量的知识和珍贵的蓝本,其影响力更是深远无比。
就如同近日考古学者们挖掘出的关于汉朝汉武帝的史实一般,当年张骞自西域归来后,汉武帝随即着手筹备对西域地区的征讨事宜。
同样,唐僧玄奘的所见所闻对于大唐日后攻略西域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此刻,这些评委们突然感觉到一股强烈的真实感扑面而来,仿佛那个虚构的神话世界正在渐渐地与现实历史相互融合,彼此交织。
然而,他们心里非常明白,尽管这部剧本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玄奘取经的史实,但本质上仍然是以神话元素为主导,仅仅是以这段传奇经历作为创作蓝本而已。
但更多的是二创,是艺术的加工,是远比三国演义更为彻底的。
但是,他的核心不会变。
那就是玄奘排除万难,求取西经的精神。
想到这里,他们不由得看向林昊。
林昊会怎么让这五个原班人马集合呢?
而直播间内的林昊写到这里,也稍微停顿了一下。
到了这里,整个西游的故事已经铺垫完成了。
唐僧接受了佛祖的主线任务,同时也接受了李世民的嘱托,开始去取真经。
从这开始,便就是一路历险,并见识到世间不同妖魔鬼怪,最终求取真经的过程。
原著作者给唐僧设计的九九八十一难,在佛教当中是一个特殊的词。
代表的是无数的意思。
其表达的也是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无数凶险的事。
而接下来的西游路程,则分为两段。
一段是西游的原班人马集合,换一个说法,就是收服孙悟空,猪八,白龙马,沙僧的过程。
其它几段则是见证和通过考验的过程。
而在这其中,原作作者是经过很多描写的。
他在这些妖精身上隐喻了很多在他所处时代现实生活当中发生的事。
当然,林昊并不可能完全写,他只会选择其中最为经典的几个。
如同三打白骨精,女儿国这些剧情。
突出一下人物形象就好!
于是,想通了这里林昊便开始写了。
他写听见唐僧的话,李世民很感动。
于是与唐僧结拜为了生死兄弟。
不仅如此,还开始给他起雅称为三藏,意为求取三藏真经之意。
唐僧听从。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从此改名唐三藏。
而在充足的准备之后,唐僧出发了。
并发下了:“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但肉眼愚钝,不识活佛真形!”
“今愿立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但愿我佛慈悲,早现丈六金身,赐与真经,留传东土!”的宏愿。
可以说,西天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地方。
他只知道往西走。
实际上,西天在哪里是没有定义的!
他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求取真经,或者说以示心诚。
……
林昊不停描写。
唐僧出发了。
对于唐僧而言,去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对他来说是非常艰辛的。
虽然他有大唐皇帝的关碟,还有着各种照料。
可作为一个没怎么出过京城,并且从小到大都在寺里呆着的僧人。
一路的辛苦远超他的想象。
而在一开始是安稳的。
这种出行是安稳的,毕竟大唐的皇帝给他安排了随行的两个僧人和与他一起前往西天敬心礼佛。
对于这些能够与自己同行之人。
唐僧虽然是出家人,但也多了不少的安定之感。
一路出行,他们终于是离开了大唐的边界。
然而刚刚离开大唐的边界,他们就遇到了第一难。
老虎精,熊精和水牛精!
……
林昊不停描写。
写他和两名从者清晨出发,就遇到了一阵狂风。
狂风止住之后,涌出了五六十个妖怪,他们不由分说。
第一时间将唐僧和从者揪进了洞府。
这一刻的唐僧终于有些怕了。
他知道西游路上困难重重。
可想不到,居然会这遇到妖怪。
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
毕竟,他在大唐遇到的也只是强盗土匪罢了。
怎么会有妖怪?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