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除恶务尽。
一方面又是师父的安危。
但到最后,救人的神性大过了“锄恶”的法性。
于是他去了后花园内,解了唐僧的绳子,又救了樵夫,并最终在猪八戒的帮助之下,将这洞内的大小妖怪尽数拔除。
看到这里,观众们都不由得拍手称赞。
“好,写得太好了。”
“干得漂亮,这妖怪们就该都除了。”
“是呀!虽然猴哥也会纠结迷茫,也会受到各种欺骗,但他是会成长的,同时百折不挠的,所以他能一步步推进,直到最后成功。”
“这不正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些风景?很多时侯是无法一马平川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可是我们不要迷茫,也不能迷茫,我们要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
孙悟空就是这样,本来只是想着去报仇,可他沉住了气,得知了师父还活着,原来一切并未像我们看到的和想象的那么绝望。”
“是呀,猴哥有手段,但就怕心态崩了,有唐僧在才是团队,这的确有道理,虽然唐僧是挺无能的。
但正是因为唐僧的存在,给了他们这些犯过错的人一个家和一个机会,以及一个一路西行的理由。
这东西的正义性无须多言,但凡有点人生阅历的人都应该懂,我们这一生太需要理由了,太需要这么一次机会了。
而当这样的机会丢失,对我们人生来说是无比遗憾和痛苦的。”
“所以,唐僧的重要性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体现出来。
而作者也一直在强调唐僧的重要性,他或许无能,或许情绪有点差,但却是所有人当中最坚定的,没有了唐僧的团队,将会一盘散沙。”
“是呀,唐僧回来之后,他们第一时间找到了主心骨,无论是沙僧还是八戒,尤其是猴哥,是那般的开心。”
“肯定有感情啊,搞不懂那些说如果没有紧箍咒孙悟空肯定不会理唐僧的,其实紧箍咒只是盖住了孙悟空的一些行为而已。
我猴哥知错改错,即便没有这咒,他还是会一路随唐僧去取经的。
虽然一开始可能他不懂,但在这西游的路途当中,他是顿悟最多的一个,所以现在完全可以将紧箍咒取下来了。”
“合理!”
网友开始空前的讨论。
他们认为这一话,就是为了体验唐僧的重要性而故意刻画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唐僧团队的感情以及唐僧这个平时看起来在队伍当中没用的人的重要性。
评委席。
几人也在议论纷纷。
“写得太好了!”川家康瑞感慨道。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仅仅只是纠结于这个故事当中孙悟空是否存在被降智的情节设定。
随着阅读的深入,当他将整个故事完整地看完之后,才恍然大悟,深刻领悟到了作者如此编排的用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是精心设计、用心雕琢而成的。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座知识与智慧的宝库中,每前行一步,都能有所斩获。
每翻过一页,都能感受到新的启迪和思考。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