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其他小说>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章回六·小暑大暑·燥火刑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章回六·小暑大暑·燥火刑金】(1 / 2)

《云台仙露记·卷一·春木萌新》

第一节·伏火灼金

小暑时节的云台峰化作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岩石缝里渗出蜡油般的树脂,蝉蜕粘在树干上如焦脆的金箔,就连向来清冽的云台泉也蒸发出热浪,水面漂着一层油光。清露赤脚走过芝田,见百合叶片蜷曲如虾,鳞片间的津液被蒸成白粉——此乃「燥胜则干」,肺金受灼,津液消亡。山脚下的村落里,百姓动辄咽痛咯血,孩童咳嗽时双目泛红,咳出的痰块如碎玻璃,沾在帕子上竟能划破绸缎。

更骇人的是,城中井水忽然变苦,水面浮着赤红藻类,舀水时桶底沉着细沙般的「火晶」——此乃「心胃火炎,上刑肺金」,对应《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清露登上「观火台」,见南方天际悬着赤红色的「燥气云」,云中有形如肺叶的阴影在燃烧,而西方参宿(肺金)黯淡无光,心宿(心火)却光芒暴烈,形成「火盛金衰」的凶象。

清露行至村口,见老槐树的树皮开裂如肺纹,树下躺着中暑的耕牛,鼻翼翕动如风箱,舌面布满裂纹,正是「肺燥津枯,土不生金」。她以指尖蘸取牛舌上的涎沫,涎沫竟如胶水,拉丝寸许不断——此乃津液被火毒煎灼成痰之象。

忽然,一阵旋风卷起满地枯叶,枯叶竟自燃起来,火星溅在百姓衣袖上,烧出铜钱大的孔洞,却不闻焦味——此乃「燥火无形,直灼肺络」。清露望着自己衣袖上的焦痕,焦痕边缘呈白色,如肺金被火炼后的残渣,不禁想起《难经·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的夏令治则,今时当刺肺经荥穴「鱼际」以泻热。

第二节·雪水寻真

清露决定前往昆仑山取万年雪水,此水需在「天地否」卦时(小暑至大暑间的戌亥时)采集,方能得「至阴之气」以制燥火。她骑乘白鹿穿越流沙,见沙漠中仙人掌开着紫花,花心呈肺叶状,遂采下花汁纳入「太阴瓶」(以中秋月光炼制的玉瓶),此汁苦寒,能助雪水滋阴。

三日后抵达昆仑北麓的「悬冰崖」,崖壁上倒挂着万年冰瀑,每道冰瀑都形如肺经分支,清露以「玄冰铲」(冬至日取井水冻成的冰铲)凿取崖心之冰——此冰经三千年凝结,内有「冰魂」,状如百合花瓣,能通肺窍。当冰铲触到冰魂的瞬间,崖壁竟发出「商」音共鸣,冰屑纷纷化作白蝶,围绕清露飞舞。

采集雪水时,清露见冰缝中生长着「昆仑百合」,鳞茎呈半透明状,内有红色脉络如心纹,此乃「火金同宫」之异草,遂挖取三株,其根须竟结成「坎离」卦象,预示水火既济。

归途中经过「火焰山」,山体蒸腾的热气将雪水玉瓶熏得发烫,清露急中生智,以昆仑百合茎秆插地,竟瞬间长成凉棚,茎秆内渗出的汁液与雪水交融,瓶中顿时泛起「金水相生」的波纹,成功护住雪水的至阴之气。

第三节·炼膏固金

大暑日正午,清露在云台之巅筑「固金炉」,炉体以九块「寒水石」砌成(应肺经九穴),炉底刻「地天泰」卦(?≡,土在上,水在下,象征燥火得润)。她先以「文火」煨化雪水,待水面浮起冰晶如肺叶,再投入「三头百合」(一株三茎,应三焦,《难经·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每茎剥取九瓣(应金之成数),花瓣遇水即化,如金箔融于碧波。

接着调入梨汁(取秋梨,得金气,《本草求原》「梨润肺,消痰,止咳,养血」)、蜂蜜(采夏蜜,得土气,《本经》「安五脏,诸不足,益气」),以「武火」熬炼九九八十一个呼吸,期间不断以「肺形扇」(扇面绘肺经图)扇风,使金气收敛。待膏体成琥珀色,清露以「太渊勺」(刻肺经原穴纹路的银勺)舀起,膏体牵丝如肺络,落地成珠,正是「金精凝结」之兆。

炼膏时,天空忽然出现「金乌」与「玉兔」的虚影,金乌(火)与玉兔(金)在空中追逐,最终化作「火金相克」的卦象,落入固金炉中,膏体顿时泛起七彩光晕,此乃「燥火被金气制化」的瑞兆。

清露取少许膏体点在「少商穴」(肺经井穴),顿觉清凉之气从指尖蔓延至肺,咳出的气中竟有细小的「燥虫」随白雾消散——此乃膏方直达病所的验证。她遂将膏体分为三份:一份埋于云台峰土中(镇本山燥火),一份投入护城河中(解城中燥毒),一份收入「凉心匣」(备急时施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