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仙露记·卷二·夏火炼形》
第一节·白露天凉
白露节气,云台峰的晨雾凝结成霜,如肺中寒痰凝滞。清露踏过「凝霜径」,见路边的狗尾草挂着冰珠,状如肺腺分泌的黏液,踩过时簌簌作响,如人喉间痰鸣。芝田中的百合鳞片蒙上白霜,如肺络被寒邪闭阻,剥之可见内层泛青,正是「寒凝血瘀」之象。山脚下的村落里,百姓皆裹紧衣襟,频发「寒咳」,咳声重浊,痰白清稀如涎,晨起时背冷如冰,此乃「寒邪束肺,肺失宣降」,对应《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清露登上「观寒台」,见西方咸池星(属金,主肃杀)光芒冷冽如刀,而北方辰星(属水,主寒)格外明亮,形成「金生水,寒凝肺」的天象。她取出「寒温镜」,镜中映出自身「列缺穴」(肺经络穴)蓝光炽盛,而「风门穴」(膀胱经穴位,主风邪)黑气缠绕,正是「寒邪由表及里」的体内示象。忽然,镜中浮现《素问·调经论》文字:「寒则泣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与眼前病象如出一辙。
行至溪流上游,清露见泉水结成薄冰,冰面映出「坎卦」纹路,冰下鱼虾僵硬如石,此乃「寒水凝滞,肺肾同病」。她以指尖触冰,冰面竟裂出肺叶状纹路,寒气沿指尖传入,顿感喉间紧闷,此乃「以形测病」的体感验证。更奇的是,溪边的芦苇开出白花,花穗低垂如肺气虚寒,花心中竟有冰晶凝结成「寒」字,此乃「寒邪入肺」的草木应象。
清露取出「五运六气盘」,见「阳明燥金」与「太阳寒水」在盘中交缠,代表肺金的白色区域被黑色侵蚀,盘底「寒侵肺络,金气不宣」的铭文渗出冰晶。她深知,今岁「金运太过」,兼之「寒水司天」,必致「寒邪乘金」,需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之法破局,否则待秋分「阴阳相半」,必有寒痰伏肺之变。
第二节·寒山采药
清露决定采「三辛药」:麻黄(开腠理)、杏仁(降肺气)、干姜(温肺化饮)。寅时三刻,她至「白虎岭」采麻黄,其茎直立如箭,节间有膜如肺窍,折断后溢出的汁液遇冷凝成冰晶,此乃「辛温散寒」的灵兆。采时需念《麻黄咒》:「麻黄出东山,辛温破寒关,肺气宣降日,寒邪消散时」,每念一遍,茎秆便颤动如应,顶端的芽苞竟开出小白花,状如肺叶。
又至「寒泉谷」采杏仁,其树生于背阴处,果实外壳坚硬如金,敲开后果仁饱满如肺,味苦微辛,《本经》载「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清露以「金锤」敲开十颗杏仁,取其果仁,见果仁表面有天然纹路如「肺」字,此乃「以形补形」的天造之物。
最后取「经霜干姜」,此姜经三冬霜打,表皮皱缩如脾土,切开后内色金黄如肺金,辛辣之气透骨,正是「温脾肺,化寒饮」的要药。清露以「戊己土刀」切取三钱,刀落时姜块发出「商」音轻响,与远处的虎啸相和。
采麻黄时,清露见一只白泽兽(瑞兽,主辟寒)从林中走出,口衔麻黄枝,枝上挂着冰晶,此乃「瑞兽示药」的吉兆。她随白泽至「寒金洞」,洞内竟生长着「冰麻黄」,茎秆透明如水晶,内有赤色脉络如心血,此乃「寒极生热」的灵物,清露采撷数株,纳入「寒水囊」中。
第三节·合煎温剂
制「麻黄汤」需用「天地人」三源水:天雪(前年冬至雪水)、地冰(今晨初冰)、人汗(健康童男汗渍)。清露在「温金灶」前摆设三鼎:上鼎蒸天雪与麻黄,中鼎煎地冰与杏仁,下鼎煨人汗与干姜。上鼎以松木火(属木,生火散寒)加热,中鼎用榆木火(属金,制热保肺),下鼎燃枣木火(属土,温中散寒),三火合炼,仿「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之序。
先将麻黄切段,投入上鼎,蒸腾的雾气中浮现「肺」字;再将杏仁捣碎,倒入中鼎,药汁沸腾时如龙吟,此乃「麻黄汤」的意象;最后将干姜切片,下入下鼎,辛辣之气与辛凉之味在蒸汽中相遇,形成「寒热相济」的雾环。清露以「阴阳杵」搅动三鼎药液,每杵必过下鼎,使「土气」贯通上下,此乃「土能生金,金能制木」的治法核心。
至卯时(大肠经旺时),清露取三鼎药液混合,投入「温阳石」(温性矿石,含硫磺)一钱,药液顿时分为三层:上层辛气如雾(肺),中层温气如霞(脾),下层寒气如冰(肾)。她以「卯时针」(卯时锻造的银针)搅拌,三层渐合为琥珀色液体,表面浮着十二颗「寒晶」(寒邪凝结之物),此乃「寒邪现形」。
忽然,白泽兽再次出现,口吐「商」音,震得药鼎共鸣,「寒晶」纷纷破裂,化作青烟散去。清露知是「温气胜寒」,遂撤火起鼎,药液竟自动分成十二份,对应十二经脉,每份药液中都有一根麻黄茎竖立如旗,正是「旗帜指引,寒邪消散」的意象。
第四节·温剂散寒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