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仙缘传》第九章
第一回 寒露惊秋霜气重,荆芥垂首玉壶冰
且说秋分已过,时序至寒露。花仙谷中,青儿晨起漫步,忽见廊下石柱覆着一层薄霜,指尖触之,霜花竟如碎玉般簌簌落下。远处竹林传来沙沙轻响,却是竹叶上的露珠凝结成冰,坠在石径上发出清越之音。荆芥草灵抱着一捆晒干的荆芥根走过,斗篷边缘结着细小的冰珠,轻声道:“姐姐可觉今日的风带着刀割般的锐度?人间怕是有寒邪肆虐。”
二人至望仙台俯瞰,只见北方大地笼罩在一片青白色的雾气中,江河水面凝结着薄冰,岸边的芦苇荡里,芦花未放先白,宛如满头银发的老者。最揪心的是那片向阳而种的荆芥田——本该在秋日里挺立的植株,此刻却被冰层包裹,叶片蜷缩如拳,茎秆间结着蛛网状的冰丝,在寒风中微微颤动,仿佛随时会碎成齑粉。田间劳作的百姓皆裹着厚重的棉衣,却仍瑟瑟发抖,有人咳出白痰,落地即凝成冰晶。
青儿指尖凝聚灵力探向人间,收回时竟有冰棱顺着指尖垂下:“此乃‘寒露冰邪’作祟。寒露节气,寒气渐盛,若不及时化解,荆芥将被冻损根系,百姓亦会患肺寒之症。”荆芥草灵取出神农玉简,玉简上浮现出一行霜纹:“寒露雁南飞,寒邪侵肌骨,荆芥辛温,可御霜雪。”她望着人间的冰雾,目中泛起忧色:“需得在初霜之前破除冰邪,否则今年的荆芥怕是难有收成。”
第二回 冰雾锁川探邪穴,寒宫深处遇冰魄
青儿与荆芥草灵驾云至寒气最盛的燕山脚下,甫一落地,便有刺骨的寒风卷着冰屑扑来,竟将二人的鬓发冻成冰丝。举目四望,只见整座山脉被冰雪覆盖,树木皆成玉树,岩石尽作冰岩,一条冰河从山顶蜿蜒而下,所过之处,荆芥田皆成冰川。
“看那冰川尽头!”荆芥草灵指向一座晶莹剔透的宫殿,宫殿由万年玄冰砌成,檐角挂着冰棱雕琢的风铃,正中央的宝座上,端坐着一个身着冰晶铠甲的男子,怀中抱着一条冰龙,脚下踩着被冰封的荆芥植株。
“吾乃‘寒露冰魄’,司掌天下寒威。”男子开口,声音如冰河开裂,“人间不知敬畏冬日,竟在秋日滥开暖气,乱伐松柏,致使寒威不肃。今以冰荆为号,让他们知道何为天道!”青儿这才注意到,冰川两侧插满了被冰封的荆芥茎秆,每根茎秆上都刻着“冬令提前”的符文,正是寒气暴走的根源。
荆芥草灵取出一束干燥的荆芥穗,穗上的绒毛竟在寒风中燃起微弱的火苗:“寒威当以肃杀为德,而非戕害生灵。你看这荆芥,虽遇寒而枯,却将阳气藏于根系,待来年春日自会萌发,何须赶尽杀绝?”
第三回 辛香燃火融冰甲,暖雾成纱护玉苗
寒露冰魄冷笑,挥手掷出一片冰棱,冰棱擦过荆芥草灵的衣袖,竟将其袖口冻成冰晶。青儿见状,忙取出花仙谷秘宝“暖香篝”,篝中升起无形之火,将二人笼罩在温暖的雾霭中:“你看这篝中火,非是烈焰,而是人间的炊烟所化,最能驱寒。”
荆芥草灵趁机将荆芥穗抛向冰川,穗子遇火即燃,化作万千火星,如流萤般扑向冰墙。但见火星所到之处,冰层发出滋滋轻响,渐渐融化,露出底下奄奄一息的荆芥苗。寒露冰魄惊怒交加,怀中冰龙突然苏醒,昂首吐出一道冰焰,竟将火星尽数扑灭。
青儿灵机一动,摘下颈间的荆芥香囊,撒出里面的碎末:“荆芥之香,可通七窍,更能融冰!”碎末化作金色粉尘,与冰焰相撞,竟腾起阵阵白雾,白雾中传来无数人的祈愿声:“愿寒尽暖来”“愿荆芥丰收”“愿家人安康”……
寒露冰魄闻言,眼中冰棱渐化,喃喃道:“原来人间并非全无心善之辈……”他望着被金色粉尘覆盖的荆芥苗,只见苗叶上的冰霜竟化作露珠,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第四回 寒露煮茶温肺腑,荆芥燃灯照夜寒
青儿与荆芥草灵趁机施展“破冰暖田”之术,以暖香篝为引,引动人间的炊烟之气,化作袅袅暖雾,笼罩整片荆芥田。但见暖雾所过之处,冰层纷纷碎裂,露出底下泛红的荆芥根系,宛如在地底燃起了火焰。
寒露冰魄见状,长叹一声,解下冰晶铠甲,化作一道寒流注入冰河:“我本是守护冬令的精灵,却因人间乱象乱了本心。今以寒泉为誓,不再滥用寒威。”话音未落,冰河突然开始流动,寒泉中涌出带着暖意的活水,所过之处,冰荆尽皆复苏,叶片上凝结的露珠竟带着淡淡的暖意。
百姓们惊异地发现,被冰封的荆芥重新焕发生机,叶片上的脉络清晰如红色血管,散发着温暖的辛香。青儿告诉大家:“寒露时节,可取荆芥根与生姜同煮,制成‘驱寒汤’,既能暖身,又可预防咳嗽。”百姓们纷纷称谢,有那孩童已摘了荆芥穗,编成手环戴在手上,笑称“戴了荆芥环,不怕北风寒”。
第五回 寒夜燃灯照荆芥,霜天煮酒话丰年
是夜,明月高悬,百姓们在荆芥田边燃起篝火,将晒干的荆芥秸秆投入火中,青烟袅袅中,寒意竟消了大半。青儿与荆芥草灵坐在草垛上,看火星溅入夜空,化作流萤。荆芥草灵轻抚一株新生的荆芥,轻声道:“你看这草,经此一冻,根系更显粗壮,来年春日定能长得更加旺盛。”
青儿点头,取出花仙谷的“寒夜笺”,将今日之事刻于笺上,随手抛向冰河。笺纸化作小舟,顺着水流漂向远方,在寒夜中留下一道温暖的轨迹。从此,每逢寒露,人们便会在荆芥田边竖起“暖荆柱”,柱上缠绕干草与荆芥藤,顶端挂着写有“寒尽春生”的灯笼。夜里点起荆芥灯,既是驱寒祈福,亦是纪念这场与寒邪的和解。
而那道注入了暖意的冰河,从此成了“暖泉河”,河水冬暖夏凉,滋养着两岸的荆芥田。荆芥在寒露的冰与火中更显坚韧,叶片上的霜花竟带着淡淡的金色,仿佛是阳光在寒夜中留下的印记。正是:寒露凝冰寒彻骨,荆芥燃香暖人心,一朝化解干戈后,留得芳魂暖万民。欲知霜降时节又有何传奇,且听下回分解。
斋书苑